
線上聽力測試:方便快速的初步篩檢
隨著科技進步,線上聽力測試成為許多人初步評估聽力的便捷工具。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,約15%成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聽力受損,而線上測試能幫助用戶快速發現潛在問題。常見的免費平台如「HearWHO」(世界衛生組織開發)或「Hearing Test HK」本地網站,提供基礎頻率檢測與語音辨識測驗,操作僅需5分鐘。
這類測試的優勢在於:
- 無需預約且24小時可用
- 透過標準化音頻檢測高低頻聽閾值
- 自動生成簡易報告標註異常頻段
但需注意,環境噪音、耳機品質可能影響結果準確性。香港聽力學會指出,線上測試僅能篩檢出約60%的輕度失聽案例,若結果異常或持續出現需求,應至專業機構如聽力測試香港認可中心複檢。
手機應用程式聽力測試:隨時隨地掌握聽力狀況
智能手機的普及讓聽力監測更即時。香港消委會評測推薦三款APP:
| APP名稱 | 特點 | 準確率 |
|---|---|---|
| Mimi Hearing Test | 個性化音頻補償技術 | 82% |
| hearX Group | WHO合作開發 | 78% |
| SoundCheck | 粵語語音測試 | 75% |
使用時需配戴入耳式耳機,在安靜環境進行。例如Mimi APP會播放125Hz至8kHz的純音,記錄用戶反應時間與最小可聽音量,生成聽力曲線圖。適合長期追蹤聽力變化,但孕婦或裝有心律調節器者應避免使用。
自我檢測:簡單的日常聽力觀察
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建議透過以下情境評估聽力:
- 電話交談時經常要求對方重複
- 在餐廳等嘈雜環境理解對話困難
- 電視音量需調至他人覺得過大的程度
可下載「聽覺測試自我評量表」,包含10項指標如:「是否常誤解他人語意?」。若超過3項陽性反應,可能有早期徵兆。值得注意的是,單側聽力下降常被忽略,可用「手指摩擦測試」:閉眼後請他人於耳旁30cm處摩擦手指,比較兩耳聽覺敏銳度。
聽力保護小技巧:預防勝於治療
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局統計,地盤工人有21%因噪音導致聽損。保護建議:
- 使用SNR≥25dB的降噪耳塞(如3M™ E-A-R™ Classic)
- 遵循「60/60原則」:耳機音量不超60%,每日使用少於60分鐘
- 遠離爆破性音源,演唱會建議佩戴Hi-Fi濾音耳塞
日常可多吃含鎂(菠菜)、鋅(牡蠣)食物增強耳蝸功能。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,每週運動3次以上者,老年性聽損風險降低34%。
何時應該尋求專業聽力檢查?
當出現以下情況,應至認證機構(如雅文兒童聽語中心或香港耳鼻喉科中心)進行純音測聽與鼓室圖檢查:
- 持續性耳鳴超過一週
- 突發性單側聽力下降
- 言語辨識率低於80%(測試時聽不清「西瓜」、「飛機」等詞)
香港醫院管理局提供補助,40歲以上市民可每三年免費聽覺測試一次。早期介入可避免因失 聽導致的社交退縮與認知功能下降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