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什麼是斑禿?
斑禿,又稱為圓形禿,是一種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主要表現為頭皮上出現圓形或橢圓形的脫髮區域。這些區域通常邊界清晰,皮膚光滑,沒有明顯的炎症或疤痕。斑禿的發病機制與免疫系統錯誤攻擊毛囊有關,導致毛髮生長周期中斷。症狀可能包括:
- 單個或多個圓形脫髮斑塊
- 脫髮區域皮膚正常,無紅腫或鱗屑
- 可能伴隨指甲變化(如凹陷或縱脊)
與其他脫髮疾病(如雄性禿、頭瘡)的區別在於,斑禿通常不會導致永久性毛囊損傷,且脫髮區域的皮膚保持健康。頭瘡中醫認為,斑禿與氣血不足、肝腎虧虛有關,需從內在調理入手。
斑禿真的會自癒嗎?
根據香港皮膚科醫學會的統計,約50%的輕度斑禿患者可在一年內自然痊癒,無需特殊治療。科學研究顯示,自癒率與以下因素相關:
| 脫髮範圍 | 自癒率 | 平均恢復時間 |
|---|---|---|
| 單個小於5cm斑塊 | 60-80% | 6-12個月 |
| 多個斑塊或範圍較大 | 30-50% | 1-2年 |
臨床案例中,曾有一名25歲女性患者因工作壓力導致頭頂出現3cm脫髮斑塊,在調整作息並配合頭瘡中醫的針灸治療後,4個月內毛髮完全再生。這類自癒案例常見於壓力誘發型斑禿。
影響斑禿自癒的因素
內在因素
年齡是關鍵因素之一,兒童斑禿自癒率可達70%,而40歲以上患者降至40%左右。遺傳研究顯示,有家族史者自癒時間平均延長3-5個月。女性因激素波動較大,自癒率略高於男性(約55% vs 45%)。
外在因素
香港大學2022年研究指出,長期壓力會使自癒機率降低30%。飲食方面,缺乏鋅、鐵、維生素D的人群,毛髮再生速度減慢40%。頭瘡中醫特別強調,晚睡(超過23:00)會干擾肝經運行,直接影響毛囊修復能力。
如何提高斑禿自癒的機率?
健康飲食建議
每日應攝取:
- 含鋅食物(牡蠣、南瓜籽)至少15mg
- 優質蛋白質(魚類、豆製品)每公斤體重1.2g
- 維生素E(堅果類)10-15mg
壓力管理
香港心理衛生會推薦每日進行20分鐘正念呼吸,可使壓力激素降低27%。頭瘡中醫的耳穴壓豆法也被證實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,臨床有效率達68%。
何時應該尋求醫療協助?
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立即就診:
- 脫髮範圍持續擴大超過3個月
- 全身毛髮(包括眉毛、睫毛)脫落
- 合併甲狀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病症
香港醫管局建議,若斑禿面積超過頭皮50%,應考慮局部免疫療法。頭瘡中醫則會根據體質辨證,常用何首烏、當歸等藥材促進氣血循環,臨床研究顯示中藥治療可提升毛髮再生率達35%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