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房纖維瘤

乳房纖維瘤的診斷與治療現況

乳房纖維瘤是女性常見的良性乳房腫瘤,好發於20至30歲的年輕女性。根據香港乳癌基金會的統計,約有10%的女性在一生中會發現乳房纖維瘤。這種腫瘤由乳腺組織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形成,雖然屬於良性病變,但其存在仍可能引起患者的焦慮與不適。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,乳房纖維瘤的診斷與治療方法日益多元化,從傳統的手術切除到最新的非侵入性治療,為患者提供了更多選擇。

乳房纖維瘤的診斷方法

準確診斷乳房纖維瘤是制定適當治療計劃的關鍵第一步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以下幾種:

  • 觸診:醫師通過手觸摸檢查乳房,評估腫塊的大小、形狀、質地和活動性。乳房纖維瘤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,邊界清晰,質地堅韌,可在乳房組織中移動。
  • 超音波檢查:特別適合年輕女性或緻密型乳房組織,能清晰顯示腫瘤的邊界、內部結構和血流情況。香港公立醫院常將此作為首選影像學檢查。
  • X光攝影(乳房攝影):對40歲以上女性更有價值,可顯示腫瘤的鈣化情況,幫助區分良惡性病變。
  • 磁振造影(MRI):用於特殊情況,如評估多發性腫瘤或術前規劃,但價格較高且需注射對比劑。
  • 穿刺活檢:包括細針抽吸和粗針穿刺,能取得組織樣本進行病理檢查,是確診的金標準。香港瑪麗醫院的研究顯示,粗針穿刺的準確率可達95%以上。

乳房纖維瘤的治療選擇

觀察追蹤

對於小型(小於2-3公分)、無症狀且經診斷確認為良性的乳房纖維瘤,醫師通常建議定期追蹤觀察。香港乳腺外科醫學會指南建議每6-12個月進行一次臨床檢查和超音波評估。這種保守治療方式特別適合年輕患者,因為部分纖維瘤可能在懷孕或更年期後自行縮小。

藥物治療

目前尚無特效藥物能完全消除乳房纖維瘤,但某些藥物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或抑制腫瘤生長:

藥物類型 作用原理 常見副作用
口服避孕藥 調節雌激素水平 噁心、頭痛、血栓風險
抗雌激素藥物(如Tamoxifen) 阻斷雌激素受體 潮熱、月經不規則
中藥調理 活血化瘀、疏肝理氣 個體差異大,需專業中醫師指導

手術切除

當腫瘤較大(超過3公分)、快速增長、引起明顯不適或有惡性疑慮時,手術切除是首選治療方式。傳統手術包括:

  • 腫瘤切除術(Lumpectomy):僅切除腫瘤及周圍少量正常組織,保留大部分乳房。
  • 區段切除術:適用於較大或多發性腫瘤,切除範圍較大但仍保留乳房外形。

微創手術

近年來,真空輔助微創切除(VABB)技術在香港逐漸普及。這種方法只需3-5毫米的小切口,在超音波引導下完成腫瘤切除,術後疤痕小、恢復快。香港養和醫院的數據顯示,微創手術的滿意度高達90%,但費用較傳統手術高出約30-50%。

最新醫學進展:非手術治療的探索

高強度聚焦超音波 (HIFU)

HIFU是一種無創治療技術,利用超音波能量精確聚焦於腫瘤組織,產生熱效應使腫瘤細胞壞死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,HIFU對小於2公分的乳房纖維瘤有效率可達80%,且無需住院、無明顯疤痕。但治療費用高昂(約2-3萬港元),且長期效果仍需更多研究證實。

冷凍療法

冷凍療法(Cryoablation)通過極低溫破壞腫瘤細胞,在超音波引導下將探針插入腫瘤中心進行凍融循環。香港港安醫院的臨床試驗表明,對於1.5公分以下的纖維瘤,一次治療成功率約75%,術後僅需簡單包紮,恢復期短。但可能出現暫時性乳房瘀青或皮膚麻木等副作用。

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?

選擇乳房纖維瘤的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:

  • 腫瘤特性:大小、數量、生長速度及病理結果。
  • 個人狀況:年齡、生育計劃、家族病史及對手術的接受度。
  • 症狀影響:是否引起疼痛、外形改變或心理負擔。

香港乳腺外科專家建議,患者應與醫師充分溝通,了解各種治療選項的利弊。例如,年輕未婚女性可能傾向選擇微創或非手術治療以減少疤痕;而接近更年期的患者若腫瘤穩定,可能只需定期追蹤。香港乳癌基金會提供專業諮詢服務,幫助患者做出最適合的決定。

積極參與治療決策,找回健康與自信

乳房纖維瘤雖然多為良性,但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影響不容忽視。隨著診斷技術的精進和治療選擇的多樣化,患者不再只是被動接受治療,而是能根據個人需求與醫師共同制定個性化方案。香港醫療系統在這方面提供了全面支持,從公立醫院的基礎治療到私家醫院的先進技術,確保每位患者都能獲得適切照護。最重要的是保持積極心態,定期乳房自我檢查,發現異常及時就醫,才能有效管理乳房健康,重拾生活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