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癌症篩檢的重要性
癌症是全球範圍內的主要健康威脅之一,早期發現和早期治療是提高存活率的關鍵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數據,2022年香港新增癌症病例超過3.5萬宗,其中肺癌、大腸癌和乳癌是最常見的三大癌症。早期癌症的治療效果遠優於晚期,例如早期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可達80%以上,而晚期則降至20%以下。因此,定期進行癌症篩檢對於高風險人群尤其重要。
定期篩檢不僅可以幫助早期發現癌症,還能監測治療效果和復發情況。PET Scan全身檢查作為一種先進的影像學技術,能夠在癌症尚未出現明顯症狀時,通過偵測癌細胞的代謝活性來發現病變。這種技術在香港的醫療機構中越來越普及,成為癌症篩檢的重要工具。
PET Scan如何幫助癌症診斷?
PET Scan(正電子斷層掃描)是一種利用放射性示蹤劑來偵測細胞代謝活性的影像學技術。癌細胞通常具有較高的代謝率,因此會吸收更多的示蹤劑,從而顯示在掃描圖像上。這種技術的靈敏度和準確性遠高於傳統的影像學檢查,如X光或超聲波。
與CT Scan相比,PET Scan能夠提供更全面的代謝信息,而CT Scan則主要提供解剖結構的影像。兩者結合(PET-CT)可以同時獲得代謝和結構信息,進一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。在香港,許多醫療機構提供PET Scan全身檢查服務,幫助醫生更精準地診斷和分期癌症。
PET Scan和CT Scan的區別
- 原理不同:PET Scan偵測代謝活性,CT Scan偵測解剖結構。
- 應用範圍:PET Scan更適合癌症診斷和分期,CT Scan更適合評估器官損傷或骨折。
- 輻射劑量:PET Scan的輻射劑量通常高於CT Scan,但兩者都在安全範圍內。
哪些癌症適合使用PET Scan全身檢查?
PET Scan全身檢查特別適合用於高代謝活性的癌症,如肺癌、淋巴瘤、大腸癌和乳癌。這些癌症在早期階段可能沒有明顯症狀,但通過PET Scan可以發現微小的病變。此外,PET Scan還常用於癌症的分期,幫助醫生確定癌症是否已擴散到其他部位。
在香港,PET Scan也被廣泛用於評估治療效果。例如,化療或放療後,PET Scan可以顯示癌細胞的代謝是否降低,從而判斷治療是否有效。這種檢查的時機通常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決定。
準備進行PET Scan全身檢查
進行PET Scan全身檢查前,患者需要遵循一些準備事項。首先,檢查前6小時需禁食,但可以飲用清水。其次,應避免劇烈運動,以免影響代謝率的測量。此外,患者應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藥物,尤其是糖尿病藥物,因為這些藥物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。
與醫生溝通是檢查前的重要步驟。患者應了解檢查的風險和益處,並詢問任何疑問。在香港,許多醫療機構提供詳細的檢查前諮詢服務,幫助患者做好準備。
PET Scan全身檢查結果的解讀
PET Scan的結果通常以圖像和報告的形式呈現。報告中會標示出高代謝活性的區域,這些區域可能是癌細胞所在。然而,高代謝活性並不一定意味著癌症,炎症或其他良性病變也可能導致類似結果。因此,結果的解讀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和臨床表現。 pet scan和ct scan的区别
與醫生討論結果是關鍵的一步。醫生會根據報告內容,制定後續的治療計劃,如進一步檢查、手術或化療。在香港,許多醫療機構提供多學科團隊會診,確保患者獲得全面的治療建議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