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認識尿酸、高尿酸血症與痛風
在現代社會中,高尿酸血症已成為困擾許多人的健康問題。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數據,香港約有10%的成年人口患有高尿酸血症,其中男性患病率明顯高於女性。尿酸是人體代謝嘌呤(Purine)時產生的廢物,正常情況下會通過腎臟排出體外。然而,當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時,就會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,形成高尿酸血症。
長期的高尿酸狀態會使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組織中,引發急性痛風性關節炎,這就是我們熟知的「痛風」。痛風發作時,患者通常會經歷突發性的劇烈關節疼痛、紅腫和發熱,最常發生在腳部大拇指關節,但也可能影響其他關節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尿酸血症不僅會導致痛風,還可能增加腎結石、慢性腎病、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飲食控制在預防和管理高尿酸血症中扮演著關鍵角色。了解哪些是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,同時選擇合適的降尿酸食物,對於控制病情至關重要。此外,由於高尿酸常伴隨高膽固醇問題,選擇清除壞膽固醇的食物也成為綜合管理的重要環節。
降低尿酸的飲食原則
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取
嘌呤是形成尿酸的主要原料,因此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是降低尿酸的基礎。根據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的建議,痛風患者每日嘌呤攝取量應控制在150毫克以下。高嘌呤食物主要包括動物內臟、部分海鮮、濃肉湯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植物性嘌呤食物如豆類、蘑菇等對尿酸影響相對較小,但仍需適量攝取。
多喝水:促進尿酸排泄
充足的水分攝取是促進尿酸排泄的最簡單有效方法。水分能幫助稀釋血液中的尿酸濃度,同時增加腎臟的尿酸排泄量。香港衛生署建議痛風患者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-3000毫升,相當於8-12杯水。特別是在天氣炎熱或運動後,更需要及時補充水分,避免尿酸濃度升高。
避免含糖飲料和高果糖玉米糖漿
研究顯示,含糖飲料中的果糖會促進體內尿酸的生成,同時抑制尿酸的排泄。香港大學一項研究發現,每日飲用含糖飲料的人,患痛風的風險比不飲用者高出85%。因此,痛風患者應避免汽水、果汁飲料等含糖飲品,改以清水、無糖茶飲代替。
適量攝取乳製品(低脂或脫脂)
低脂乳製品含有乳清蛋白和酪蛋白,這些成分能促進尿酸的排泄。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痛風患者每日可攝取1-2份低脂乳製品,如低脂牛奶、優格等。但需注意避免全脂乳製品,因為高脂肪可能影響尿酸排泄。
控制酒精攝取,尤其啤酒
酒精不僅會增加尿酸的生成,還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泄。其中啤酒含有較高的嘌呤,對痛風患者的影響最為明顯。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建議痛風患者應完全避免啤酒,其他酒類也需嚴格限制。
降尿酸的推薦食物
櫻桃:研究顯示有助於降低尿酸
多項研究證實,櫻桃及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。櫻桃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,具有抗發炎特性,能減輕痛風引起的炎症反應。香港中文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,每日食用250克新鮮櫻桃或相當於的櫻桃製品,能顯著降低痛風發作風險。
小黃瓜:利尿,促進尿酸排泄
小黃瓜含有豐富的水分和鉀質,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,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尿酸。同時,小黃瓜熱量低,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,是理想的降尿酸食物。建議每日可食用1-2根新鮮小黃瓜,最好連皮食用以獲取更多營養素。
芹菜:利尿,有助於降低尿酸
芹菜含有獨特的芹菜素和鉀元素,能促進尿液生成,幫助尿酸排泄。此外,芹菜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,有助於清除壞膽固醇的食物功能,對心血管健康也有益處。建議可將芹菜加入日常飲食中,如製作芹菜汁或加入沙拉食用。
咖啡:適量飲用可能降低痛風風險
近年研究發現,適量飲用咖啡可能與較低的痛風風險相關。咖啡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響腎臟對尿酸的处理方式。香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顯示,每日飲用1-3杯咖啡的人,痛風發生率比不飲用者低20-40%。但需注意避免在咖啡中添加糖和奶精。
鹼性食物:幫助平衡體內酸鹼值
雖然效果有限,但適量攝取鹼性食物有助於維持體內酸鹼平衡,可能對尿酸排泄產生積極影響。常見的鹼性食物包括大多數蔬菜和水果,如菠菜、西蘭花、香蕉等。這些食物同時也是很好的清除壞膽固醇的食物,對整體健康有益。
痛風患者的飲食禁忌
紅肉(牛肉、羊肉、豬肉):高嘌呤,應避免
紅肉是典型的高嘌呤食物,每100克紅肉約含有150-200毫克嘌呤。香港營養師協會建議痛風患者每週紅肉攝取不應超過500克,急性發作期間應完全避免。這些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不僅嘌呤含量高,飽和脂肪也較高,不利於心血管健康。
內臟(肝、腎、腦):嘌呤含量極高,絕對禁食
動物內臟是嘌呤含量最高的食物類別,每100克可能含有300-500毫克嘌呤。香港衛生署明確將內臟類食物列為痛風患者的禁忌食物,無論是在急性期還是緩解期都應避免食用。這些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包括肝臟、腎臟、腦、心等所有動物內臟。
海鮮(蝦、蟹、貝類):高嘌呤,應限制
部分海鮮特別是貝殼類海產,嘌呤含量相當高。例如貽貝、蝦類、蟹類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。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建議痛風患者每週海鮮攝取量應控制在200克以內,並優先選擇嘌呤含量較低的魚類如鯛魚、比目魚等。
濃肉湯和肉汁:嘌呤含量高
烹飪過程中,肉類中的嘌呤會溶解到湯汁中,使濃肉湯和肉汁成為高嘌呤食物。香港醫院管理局的飲食指引明確指出,痛風患者應避免飲用任何形式的濃肉湯、火鍋湯底和肉汁。這些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往往被人忽視,但對尿酸影響很大。
啤酒:含嘌呤,且抑制尿酸排泄
啤酒含有嘌呤原料,同時酒精會影響腎臟功能,雙重作用下極易引發痛風發作。香港衛生署的調查顯示,經常飲用啤酒的人患痛風的風險是普通人的1.5倍。因此,啤酒被列為最重要的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之一。
飲食計畫範例:痛風發作期間與緩解期的飲食建議
針對痛風不同時期的特點,需要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。以下是香港營養師協會推薦的飲食範例:
急性發作期飲食計劃
- 早餐:燕麥粥1碗、水煮蛋1個、新鮮小黃瓜1根
- 午餐:白飯1碗、清蒸鯛魚100克、燙青菜2份、冬瓜湯1碗
- 晚餐:雜糧飯半碗、豆腐1份、炒蔬菜2份、櫻桃10顆
- 點心:低脂優格1杯、蘋果1個
- 每日飲水量:3000毫升以上
緩解期飲食計劃
- 早餐:全麥吐司2片、低脂牛奶1杯、水果沙拉1份
- 午餐:白飯1碗、雞胸肉100克、蔬菜3份、海帶湯1碗
- 晚餐:糙米飯1碗、蒸魚100克、炒蘑菇1份、涼拌芹菜1份
- 點心:堅果少量、櫻桃汁1杯
- 每日飲水量:2000-2500毫升
這些飲食計劃充分考慮了降尿酸食物的選擇,同時避免了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,並包含了適量的清除壞膽固醇的食物,有助於全面管理健康。
飲食控制是預防和控制痛風的關鍵
痛風的管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,飲食控制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通過合理的飲食安排,不僅可以降低尿酸水平,預防痛風發作,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。重要的是要建立均衡的飲食習慣,選擇合適的降尿酸食物,避免痛風症不能吃的食物,同時配合清除壞膽固醇的食物來維護心血管健康。
除了飲食控制外,維持適當的體重、規律運動、充足睡眠和壓力管理也都是預防痛風的重要措施。香港衛生署建議痛風患者應定期監測尿酸水平,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,並尋求註冊營養師的專業飲食指導,以達到最佳的管理效果。
記住,預防勝於治療。通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,我們完全可以擺脫高尿酸的困擾,享受無痛的健康生活。每個人都應該重視尿酸管理,因為這不僅關係到痛風的預防,更與整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。

